启示录18章
启示录的启示是作为神对因着世界的邪恶而受苦、受伤的圣徒们的哀求祷告的回应而赐下的书。圣徒们仰望着那些借着世界的权势与能力将邪恶扩散到世上的人,自己却不断被牺牲,因此只能向神呼求:“神啊,要到几时呢?要到几时才不给我们伸流血的冤呢?”这样的祷告在历史中长久地被反复发出。
诗篇中也多次出现这样的祷告。在启示录第6章,神说还要再等候,直到殉道者的数目满盈。然而,从第7章以后的经文却宣告,神必定会完全地审判那邪恶。不是仅仅一次性地审判世界,而是多次地给出带有警告性的审判。因此,七印的灾、七号的灾、七碗的灾,这样七的灾难被三次重复,是强调这必定完全成就的表达方式。并且神也明确宣告,最后的终极审判必然要临到。
上周我们所查考的第15、16章,就是讲到七碗的灾难以及最后审判临到的情景。然而,不只是启示录谈到最后的审判,耶稣自己在马太福音中也已经教导过末世将要发生的情景。祂说,末日越近,战争、饥荒和地震就会更加频繁。这不正是我们如今所处的世代吗?世界各地的饥荒、此起彼伏的地震、不断爆发的战争——即使看似没有必要,国与国之间仍然爆发冲突。耶稣所说的末日景象,已经清楚地显明出来。
各位,世上有什么书籍、什么知识分子曾经这样准确地论到最终的局势吗?耶稣并不是研究地震的地质学家或科学家。当时也没有可以预测地震的仪器。然而,耶稣所说的末世预言,如今在启示录里再次被强调。
当这最后的审判临到时,启示录再次提醒我们三个重要的事实。上周在第15、16章的信息中,我们学习到三件事。
第一,即使在最后的审判临到时,仍然有人拒绝悔改,反而亵渎神的名。在16章9节、11节、21节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描述:他们亵渎神的名,却不悔改,不悔改。这样的词句不断重复。他们视警告性的审判为理所当然,即使在最终审判临到时,仍然拒绝悔改。这表明邪恶已经深深扎根在人类的心中。即使审判来临,他们也不悔改,反而亵渎神,埋怨、抱怨、指责别人,显明人心的刚硬。最终,这样的人必与撒但一同进入那为撒但所预备的无底坑,迎接悲惨的结局。
这世界是一个公义难以立足的地方。在世界里,只要有更多人愿意的,就被认为是公义。难道不是这样吗?对错的界限被推翻。无论有多么正确的事,如果多数人说“不对”,那就被视为不对;如果他们说“这是对的”,那就成了对的。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逐渐失去对真正的善恶、是非的辨别,若丧失了对最后审判的意识,就会落到最终审判临到时仍不悔改的光景。
这是无法避免的审判。神必定审判那些被邪恶彻底捆绑、喜爱谎言的人。为什么?
因为神是真实而公义的。
因此,第二个事实是:最后的审判是确实真实而公义的审判。这不是毫无预告、突然临到的审判。神在很长的时间里一再警告,一再给人悔改的机会,然后才施行审判。因此,这是真实而公义的审判。
在挪亚洪水的审判中,神也不是只忽然告诉挪亚一个人,然后立即审判。早在以诺的时候,甚至更早,神就已经警告过世界必有审判。然而,人们没有听从。最后的审判也是如此。
从启示录写成到如今,已经过去将近两千年。人们以为什么事都没发生,但神看千年如一日,仍在耐心警告与等待。祂赐下充足的时间、足够的警告、充分的机会之后,才施行审判。因此,那是真实而公义的审判。
此外,因为神凭着对万事万物完全的知识,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所以祂的审判是真实而公义的。并且,祂的审判并不止于毁灭本身,而是借着审判成就救赎的历史。
因此,第三个事实是:最后的审判是第二次出埃及,其中包含着救恩。在第16章所记载的各种灾难中,我们看到它们与当年埃及的十灾极其相似——江河变血等,几乎是相同的灾难。这说明出埃及时的灾难,其实是末日灾难的预表,是先行的征兆。
那么,出埃及究竟是什么?难道只是对埃及地的审判吗?不,它同时也是拯救那些凭信心跟随神之人的事件。出埃及既是对邪恶的审判,同时也是对信靠神应许之人的救赎。末后的审判也同样如此。
因此,在15章2节中,圣徒们被描绘成经过搀杂着火的玻璃海。圣经里常常出现“借着经过水而同时经历审判与救恩”的图景。
典型的就是出埃及。
为什么神要引导以色列民走到红海边?明明有其他更好的道路可以进入迦南,为什么要引他们到死路、到红海前?就是要使红海分开,让百姓经过海水而得救,同时使埃及全军淹没在海中。借着水施行审判,也借着水施行拯救,像一场戏剧般显明出来。
挪亚洪水的审判也是一样。当时神用水审判世界的邪恶,但同时藉着那水保存了进入方舟的挪亚一家。所以,水既是审判的工具,也是救恩的通道。
今天我们施行洗礼。无论是把水浇在头上,还是浸入水里,都有同样的意义。第一,它是审判的水。洗礼意味着与耶稣基督同死,旧人已经埋葬。它是一个认信:我的旧人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
我们通常以“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来施洗。但有一位美国牧师在施洗时这样说:“我奉耶稣的名杀死你。”虽然听起来很激烈,但却是合乎圣经的。为什么?
因为受洗意味着我的旧人已经死去,神视之为在基督的死里已经受过审判。正是借此,祂拯救了我们。当我们从水中出来时,我们成为了得救的新生命。
所以,洗礼的水既是死亡、审判的水,同时又是救恩的水。
同样,最后的审判也是“第二次出埃及”。所有本应承受神愤怒的人,却因着基督的十字架,已经在祂里面受过审判,因此得着救恩。借着作逾越节羔羊的耶稣基督,我们得以拯救、更新,并以新生命活着。这就是我们在通过最后审判时所要经历的。
接下来在第17、18章中,启示录要向我们说明审判的对象是谁。第17章用一个“妓女”的形象——一个女人的形象来说明;第18章则用“大城巴比伦”的形象——一座城市的形象来说明。事实上,这两个只是从不同角度来描绘同一件事。
首先,请大家一起读17章1–2节的经文。“拿着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来对我说:‘你来,我要将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所受的审判指给你看。’”
地上的君王们与她一同行淫,住在地上的人们也因她淫乱的酒而醉了。
这女人骑在一个满了亵渎神名字的红色兽上。她手里拿着盛满可憎与污秽之物的金杯,额头上写着名字:地上可憎之物的母亲。
这女人喝醉了,醉的是圣徒的血和耶稣见证人的血。因为她杀了许多信耶稣的圣徒,所以用“因他们的血而醉”来形容。
她不仅成为那受撒旦权势和能力的兽来抵挡基督、迫害信耶稣之人的通道,也将使世人不信羔羊耶稣的事散布开来。而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淫乱。
那就是拜偶像的事。各位,圣经旧约中世上的偶像崇拜,总是被称为淫乱。因为不敬拜我们该敬拜的神,却制造偶像来敬拜,这就是属灵的淫乱。
因此旧约所有先知都指责说:拜偶像就是行淫乱。实际上外邦人的偶像崇拜也都与淫乱相连,与性堕落相连。旧约中许多偶像,无一例外都与性堕落和淫乱相连。
所以用“大淫妇”的形象来描述。
撒旦总是利用性堕落来把谎言植入我们的人生。
性是多么宝贵和神圣的东西!然而撒旦却把它变成毒害的快感。爱是多么宝贵的礼物!然而却被欺骗为可以买卖的东西。
就是这样,藉着性堕落,使世界成为敌对神的世界,使人不能跟随羔羊。
但是,跟随羔羊的人绝不会失败,他们必得胜。这是十四节的话。
“他们要与羔羊争战,羔羊必胜过他们,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与羔羊同在的人,就是蒙召、被选、有忠心的,也必得胜。”
那些与羔羊争战的人,就是撒旦赐权柄给兽,并与那兽一起、又用大淫妇作比喻的势力,他们要用属灵的淫乱、甚至实际的性堕落,使人去拜偶像。
但跟随羔羊的人必得胜。正如耶稣胜过一切诱惑和试探,忠心跟随羔羊的人也必得胜。他们能胜,已经胜,这就是宣告。
所以十九章以后出现了“纯洁的新妇”。最后受审判的群体,在十七章里用大淫妇的形象比喻,而十九章以后则出现基督的新妇。
这两个女人形成对比。正如箴言一到九章里,愚昧的妇人与智慧的妇人对比一样,
这里也是:大淫妇与基督的纯洁新妇对比。
各位,这两个女人代表了我们人生的两条路。
是要与神为敌,随从堕落的文化,被世界的洪流卷走的人生?还是要敬畏神,持守纯洁与圣洁,作为基督的新妇而活?
这就是两条路。属于大淫妇的人生,灭亡之路,是审判的对象。属于纯洁新妇的人生,十九章以后,将享受神所预备的永生。在十七章后半段,那大淫妇最终被兽杀死,被毁灭。恶绝不能赐生命,只能杀害;不能建立秩序,也不能维持秩序,只能破坏。恶绝不能在世上得胜。虽然一时似乎凭借权势得胜,但神明确说:世上的恶不会永远,必定失败。阿们!正如神得胜,正如羔羊得胜,跟随羔羊的人也必得胜。
现在,称为“大淫妇”的女人,在十八章里被解释为“大城巴比伦”。“我所看见的女人就是那大城。”这是十八章十八节。这就是解释,把十七章的女人,与十八章的大城连在一起。为什么能这样连接?因为在当时的世界,城市常被拟人化为女人。那么这里所说的“大城巴比伦”,仅仅是旧约时代的巴比伦吗?是的,但不仅仅如此。
启示录所指的大城,是罗马。罗马是当时逼迫众城、强迫人把皇帝当作神来拜的“大淫妇”。证据在十九章九节,那里说那女人“坐在七座山上”。那时的罗马,确实建在七座山丘上。这在罗马的文献、硬币和节日名称里都有记载。比如“Septimontium”,意思就是“七丘节”。
为什么要把罗马比作巴比伦?因为巴比伦曾将恶的影响力传遍所辖的世界。同样罗马藉着道路、法律、帝国制度,虽然世俗历史学家把它描绘为伟大,但他们所建立的帝国,最高点就是强迫人拜皇帝为神。若用这些制度来敬拜创造主,荣耀神,那该有多好!但他们却用来拜人。因此圣经称罗马为“大城巴比伦”,称她为“大淫妇”,是神审判的对象。
罗马帝国与古巴比伦帝国,在罪恶与结局上完全吻合。
那么,只有罗马时代的罗马是“大城巴比伦”吗?不是。今日世界也有巴比伦,将来也会有。但无论如何,那都是神审判的对象。十八章记载了大城巴比伦倾覆时,人们的哀哭。他们因大灾难,巴比伦在一瞬间倾倒而悲叹。罗马帝国灭亡时,难道用了几百年吗?不是。一个帝国的建立要花很多年,但灭亡却是一瞬间。古代所有帝国都是如此。
为什么?因为骄傲自高,把自己绝对化、神圣化,把统治者当作神来拜。当偶像崇拜达到极点时,神必审判。那么,今天我们该如何行?本章给了两个命令和教训。
第一:从那城出来。十八章四节说:“我的百姓啊,你们要从她那里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
“从她那里出来”,就是从那大城巴比伦出来。并不是要肉身移民到别国,而是从这世上巴比伦式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和世界观里出来。要与一切偶像崇拜断绝,要单单敬拜真神。要立志殉道,与一切使人远离神的事断绝。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敌对神的虚假思想中出来。否则,就要像雾消散、像火焚尽,与巴比伦一同灭亡。
第二个命令:因有真城而欢喜。十八章二十节说:“天哪,圣徒们,使徒们,先知们,因她受的审判欢喜吧,因为神已在她身上为你们伸了冤。”因那城受审判而欢喜”,并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因神所预备的真城,将要显明而欢喜。真正的胜利,就是弃绝虚妄,仰望真实。
巴比伦看似至高,看似一切,其实是虚影,必定倾倒。惟有神的城永远长存。
所以,十七章里的大淫妇与新妇对比,十八章里的巴比伦与新耶路撒冷对比。
十九章以后,我们要看到“新耶路撒冷”显现。奥古斯丁也写过《上帝之城》,
就是要强调,罗马不是神的城,而是巴比伦。真正的神的城,是启示录所预备的。结尾的时候,不是审判而已,而是十九章以后,在“新耶路撒冷”中,神的子民高声赞美:“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这是因神向恶得胜,因巴比伦倾倒,因神的城显现。这就是胜利!弟兄姐妹,胜利的日子近了。所以,让我们仰望将来的城,不要倚靠世上的城。希伯来书十三章说:“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愿我们都成为将盼望放在永恒神城的得胜者。
祷告:
主啊,
让我们不把盼望放在世上的城,
而把盼望放在你所预备的永恒之城。
我们相信胜利的日子快到了。
羔羊的胜利,
就是我们的胜利。
世上的试探、攻击、逼迫,
都不能夺去你所赐的胜利。
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阅读更多:启示录18章感谢赞赏(微信wechat)
翻译不易,您的支持将让我们能为您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内容。愿祂纪念您的爱心和摆上。如果您想更多学习话语,欢迎发邮件给我们:revival@shepsoul.com.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