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14章

https://shepsoul.com/wp-content/uploads/2025/09/luvvoice.com-20250912-H0zM7j.mp3
https://shepsoul.com/wp-content/uploads/2025/09/luvvoice.com-20250912-i0mL3H.mp3

《启示录》是为两个目的而写成的,这一点我们必须常常牢记。第一个目的是让我们记住将会有最后的审判,从而使我们敬畏神,并且相信耶稣而得救。第二个目的是告诉我们,在最后审判来到之前,会有敌对神的势力存在,他们会迷惑人,不让人敬拜神,有时甚至会攻击我们,但我们不可惧怕。

不要惧怕这些势力,而是要敬畏上帝,从而在所有的争战中得胜。

启示录被抄录下来,在众圣徒之间轮流传阅时,他们在读这些话的时候,就会联想到旧约中各种先知书里出现的象征,看见那位在历史中一直同在的上帝,如今也仍然与他们同在。即便在罗马帝国巨大的逼迫与威胁之下,他们也可以不惧怕,而是以信心和忍耐得胜。这段信息正是要鼓励他们的。

上周我们查考的启示录第12章和第13章,告诉我们信徒们夹在上帝和撒旦之间的战争中,并且在这场战争里,他们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并不是说上帝与撒旦拥有同等的力量在对抗,而是说那位创造天地的上帝,正面对着一些受造物背叛祂而起来敌对祂的势力,而人类却被卷入到这种敌对里。上帝向我们启示:祂必再次征服那些敌对者,并恢复祂的统治。因此,这场战争是“善的战争”,是为要重新征服叛逆,从而恢复上帝美善的统治,而我们信徒正是参与在这场战争当中。

于是,在第12章里,上帝给我们看见这场战争的一部分场景,就是:当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降临世界时,那条龙想要吞吃那位从妇人所生的婴孩。但在上帝的保守之下,那婴孩被保护了。这个婴孩就是耶稣基督,弥赛亚。因为祂将来要打碎撒旦的头,征服撒旦,所以撒旦企图杀死祂。

在福音书中我们看到,撒旦借着希律王,下令屠杀伯利恒两岁以下的婴孩,企图杀死耶稣。因此,耶稣的降生,本身就是发生在上帝与撒旦之间这场战争中的一件事件。

撒旦不单单攻击耶稣,还要攻击那些信耶稣、跟随耶稣的圣徒。启示录13章就启示了这一点。牠通过从海中与地上上来的两个兽,来攻击那些跟随羔羊的人。这兽的势力,有时以诱惑,有时以逼迫,有时甚至以夺去生命的方式,来摧毁人的信心,使人去敬拜兽。但是,殉道者们却截断了这种恶势力的潮流。他们毫不顾惜自己的性命,守住了信心,因而得胜了兽的权势。

今天我们的信心之所以能传到我们,是因为有殉道者的信心。在历史上,面对着无数如“兽”的势力的攻击,仍然守住信仰、甚至殉道的信徒们,把信仰传递到了我们这里,使教会能够存留。如果没有那些来到朝鲜土地上的宣教士们的牺牲、没有那些殉道者们,就不可能有信仰传到我们今天。

这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样的。历世历代殉道者的牺牲与见证,我们必须做出抉择:我们是否要跟随他们的脚踪,作跟随羔羊的百姓呢?还是要被兽的势力所卷走,敬拜偶像,并在最后审判面前站立受审呢?我们每个人其实都站在这两个选择的岔路口上。

到了第14章,上帝让我们看到另一幅异象。那就是,在最终的战争中,羔羊和跟随祂的百姓最终得胜的场景。

第14章告诉我们:即便在第13章中,兽的势力看起来似乎无比强大,但真正的胜利者不是兽,而是羔羊耶稣基督。跟随羔羊的人,他们额上有羔羊的名字和父的名字为印记,与兽的印记——“666”完全不同。这些人就是属神的百姓,是跟随羔羊到底的群体。

这幅图画表明,在最后的日子,真正的分界线不在于你是属于哪一个国家,也不在于你在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而是在于你额上带着谁的印记:是羔羊的印记,还是兽的印记。

接着,第14章又显示出末世的两个重要图景:一个是天使传扬“永远的福音”,呼吁人敬畏上帝、归荣耀给祂;另一个是宣告巴比伦倾倒,代表着敌对上帝的所有势力终将崩塌。

在第14章的后半部分,上帝让我们看到最后的审判,用“收割”和“榨酒池”的形象来描绘。义人被收割进仓库,不义的人则被扔进上帝忿怒的大酒榨里,那里流出的血直到马的嚼环那么深。

这是非常严厉的警告:审判是真实的,而我们要在羔羊的印记之下,才能在那日得以存留。在12章、13章中,上帝以“争战”的图像来描绘;但到了14章,就转而出现了得胜的羔羊的形象,并且再次展现了最终审判的执行。14章这里展现了一个得胜群体的样貌:在宝座前,有羔羊同被赎的十四万四千圣徒——这数字表明所有蒙神救赎的人都必完全得救。这是一个天上的群体,一个得胜的群体。12章、13章里,教会的形象是与兽的势力争战的群体,是作战的群体。但14章所呈现的群体则是得胜的、在天上向羔羊献上永恒敬拜的群体。

在地上,我们同样在敬拜,可是我们的敬拜与我们的生活之间常有差距。我们嘴唇在敬拜主,但实际生活中却常缺少与敬拜相称的样式。我们有得救的喜乐,却未必活出得救之人的生活。然而,14章里所呈现的这一群体,他们的敬拜是完全的、纯全无瑕的;他们的生活与敬拜合一。这是在天上我们将要享受的得胜群体的样貌。
藉此图景,上帝鼓励我们在信心中忍耐,直至得胜。


现在看14章6-13节,这里描述了在最终审判到来之前,上帝透过天使不断发出警告的情景。这是最后的警告。上帝借着各位天使向世上的众人传达:最终审判已经临近。

经文说,这些天使传递的信息就是“永恒的福音”。先看第一位天使的警告,也就是6-7节。

我们一起来读:
我又看见另一个天使在空中飞行,他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他大声说:“你们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祂,因为祂的审判时刻已经到了。你们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洋以及众水之源的上帝,因为祂的审判时刻已经到来。”

这节经文告诉我们:“最终审判临近”本身就是福音。如果把“福音”字面意思理解为“好消息”,为什么说“最终审判”是好消息呢?

因为福音有两个重要层面。正如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章解释福音时所说,在谈到因耶稣基督而无条件称义的恩典之前,他先说明:人类和世界正处在上帝的忿怒和审判之下(罗马书1章至3章20节)。

传达上帝的忿怒和审判,也是福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因为这表明上帝活着,仍然掌权。祂会以全能再次征服背叛祂的群体,这就是好消息。这是正义仍然存在的消息。若世上没有最终审判,恶人可以任意作恶,死后就一了百了,那么世界将会被邪恶支配。但事实不是如此。死亡并非一切的终结。上帝掌管历史、审判历史,这才是福音深远的好消息。那些善良、敬畏上帝、正直生活的百姓,之所以能有盼望,就是因为上帝会施行最终审判。

有人会问:“上帝既是善良的,如何施行如此严厉的审判?”表面上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上帝必须是完全公义的,因此才施行审判。若世上没有审判,上帝就不完全公义。所以最终审判的存在,是上帝完全公义的证明,因此也是福音的一部分。

当我们向人传福音时,如果只说:“信耶稣,你会快乐、心里平安”,虽然不是错,但并不完整。完整的福音还必须说明:人类和历史正处在上帝的忿怒与审判之下。
这样,人们才能明白:耶稣为何在十字架上受死,祂所赐的救恩为何如此宝贵。
为什么上帝忿怒人类?因为人类不将应当归给上帝的敬拜归给祂,不荣耀祂。上帝的存在、全能与善良,人类都明知,却拒绝承认。《罗马书》1章18-19节说:上帝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阻挡真理、不敬上帝的人身上,因为上帝已经清楚地显明了自己。传达这个信息,是福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位天使的警告:指出“大巴比伦已经倾倒”(8节)。

读经文:
第二位天使随后而来,大声说:“倾倒了!大巴比伦倾倒了!她使万国喝了她淫行所生的忿怒之酒。”

巴比伦是被撒但权势掌控、引领列国犯罪、使人遭遇上帝忿怒的强权帝国。
大巴比伦的倾倒,意味着没有任何反对上帝的势力可以永远存续,也无法逃脱上帝的审判。

想想当年巴比伦的百姓,或者罗马帝国的公民,他们会相信这些强大的帝国会倒下吗?但历史证明,巴比伦、罗马帝国都因上帝的忿怒而倾倒。这显示了一个原则:那些敌对上帝、崇拜偶像、导致人受神忿怒的帝国必定倾倒。今天我们生活在强权国家之中,也许有人认为这些国家永不灭亡,但若拜偶像、随从撒但势力,这些国家同样会倾倒。因为历史的主宰不是强权,而是上帝。不仅帝国如此,个人也是一样。即便一个人曾经权势显赫,若背叛上帝、拜偶像,他的人生也必定灭亡。那些诱使别人犯罪、使人同受上帝忿怒的人,上帝必定使他们倾覆。


第三位天使的警告:具体说明拜兽和受其印记的人,将遭受永远的刑罚(11节)。

读经文:
烟往上冒,永远上升。凡拜兽与其像,并领受其名号印记的人,昼夜不得安息。

为什么这是福音呢?世上作恶之人,可能以为死后一切结束,但实际上,他们将面临永远的刑罚。即使在地上法律制裁未能完全执行,永远的刑罚依然在等候他们。
凡顺从兽、受其印记而非上帝认可的人,将受永刑。

这绝不是某个人凭空创作来吓唬人的书,而是上帝在历史中透过神秘启示与言语向我们传达的真理。福音之所以称为“永恒的”,是因为它决定人的永恒命运:有些人受永刑,有些人得永生与安息。我们是否回应福音,将决定我们的归宿。


随后,上帝直接发声(12-13节):

读经文:
圣徒们在此有忍耐,他们遵守上帝的诫命并持守耶稣的信心。我又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在主里死的人有福。”
圣灵又说:“是的,他们将停止劳苦,得安息,因为他们的行为跟随他们。”

意思是:在主里死的人,就是信靠耶稣、跟随羔羊的人,即便死亡,也是一件有福的事。死亡对于基督徒,是得安息、停止劳苦的福事。

14节以下,描述了最后审判的景象,并以“收割”的意象呈现。

这“收割”的意象可以分为两种:

  1. 收割谷物——农夫用镰刀收割成熟的粮食。
  2. 收割葡萄——把葡萄装进酒榨,用脚踩碎制成葡萄酒。

启示录用这种比喻来描述审判,实际上在旧约《约珥书》中已有先例。启示录中的所有象征和意象,旧约都有,只是重新呈现。因此,如果有人觉得启示录的象征难懂,尤其是预言书的象征难以理解,那大概率是因为没有认真读旧约的预言书。认真阅读预言书,就能理解启示录。

例如,《约珥书》3章13-14节说:

“挥动镰刀吧!收割的时候到了。来践踏吧!酒榨已满,桶已溢出。恶人甚多。许多人聚集在审判的谷中。耶和华的日子近了。”

这里,审判之日比作收割谷物和葡萄酒的榨制过程。第一种收割——谷物——是审判的积极面象征。在最终审判时,那些在耶稣基督里享受永生安息的人,被比作谷物收进仓库。

15-16节经文说:

我又看见另一位天使从殿里出来,向坐在云上的那位大声喊着说:“主啊,请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因为地上的庄稼已经熟了。”
那位坐在云上的人将镰刀投在地上,地上的庄稼就被收割了。

为什么把审判比作收割?因为“收割”一词本身含有时间的概念。农夫播种、耕地、施肥、除草、等待作物成熟,直到收割——这是漫长的过程,需要努力与耐心。

上帝的审判也如此: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长期的作为。祂撒下救恩的种子、努力拯救我们、除去撒但的势力,为我们获得永恒安息而工作。上帝的审判就像耐心的农夫。耶稣在讲天国的比喻时也提到撒种的农夫、麦子与稗子的比喻等,其核心就是:上帝在这个世界中撒下道的种子,经过漫长生长,最后收成。这说明上帝耐心拯救人类,祂是有耐心的农夫。

然而,当收割时,机会已不再。在麦子与稗子的比喻中,农夫播撒好种子,但稗子也同时长在田里。仆人问:“要不要去拔掉稗子?”主人说:“不要,免得拔掉麦子。最后的收割,我会亲自通过天使执行。”

这告诉我们:在世时,我们无法完全辨别谁是麦子,谁是稗子。只有上帝能完美区分。祂用锐利的镰刀收割麦子,把稗子投进永刑。上帝耐心等待,也是出于对稗子人的爱,希望他们悔改。然而,在最后的收割时,那些拒绝悔改的人,将像葡萄被踩碎一样受到审判。

当时收葡萄主要是为了制葡萄酒。
过程分两步:

  1. 把葡萄装进酒榨,用脚踩碎。
  2. 葡萄汁发酵,变成葡萄酒。

在启示录中,这第一步象征上帝执行审判——被踩的葡萄象征受审判的人,其流出的汁比喻为血。经文说,这血流到1600斯塔迪翁(约300公里),意味着审判影响之广,涉及众多人。这一场景在《以赛亚书》中已有预言:

《以赛亚书》63章2-3节:“为何你的衣服如同践踏葡萄的人一样红?我独自践踏酒榨,百姓中无人同我。我因愤怒踏伤他们,因忿怒践踏他们;于是他们的血溅在我的衣服上,我的衣服全被血污了。”

这预示未来的弥赛亚将执行审判,像踩葡萄一样审判恶人。是对拜兽、崇拜偶像、不悔改、敌对上帝之人的严厉警告。然而,永恒福音的核心也告诉我们:尽管有最终审判,但有逃避审判的道路——就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担当了应受的惩罚。祂的牺牲,代替了人应受的忿怒和审判。因此,信靠耶稣、跟随羔羊的人,不会遭受审判,而进入永恒安息。

这就是我们信耶稣的原因,也是永恒福音的核心。上帝只要求我们信靠、接受并悔改,不再有额外要求。正是这个奇妙的救恩福音,使我们今天成为跟随羔羊的人。
阿门。我们应当敬拜那担当上帝忿怒的羔羊,跟随祂,成为凭信心胜过试炼的人。
阿门。

感谢赞赏(微信wechat)

翻译不易,您的支持将让我们能为您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内容。愿祂纪念您的爱心和摆上。如果您想更多学习话语,欢迎发邮件给我们:revival@shepsoul.com.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