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 理查德西布斯 涂了蜜一般地讲说神的恩典
迈克 里弗斯
理查德·西布斯,人们称他为“天上的医生”。如果你想知道他的生卒年份,他大致与威廉·莎士比亚同时代,生于1577年,卒于1635年。
理查德·西布斯:他是一位乐于认识神的人,以至于你今天读他的布道词,仍然能感受到他那份极具感染力的热情。他将这位永活的神比作赐予生命、温暖人心的太阳,他说神“乐于散播他的光芒和影响力,使万物都结出果实。神拥有如同喷泉一般,渴望将充满爱意的良善倾泻而出。”认识到神是如此一位洋溢着良善的泉源,使得西布斯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效法神之榜样,因为他说:“那些被神的灵引导的人,会乐于传播关于神的广博奥秘和良善。”认识到神的爱,西布斯也变得充满爱,他对神的理解使他成为一位充满魅力、温和友善的人。作为一个传道人,他的布道词也被记录下来,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著作。西布斯终身未婚,但他却能建立温暖持久的友谊。
西布斯出生于萨福克郡一个相当偏僻的小村庄,他的父亲是一位车轮匠,一个制造车轮的人。很少有人能预料到年轻的西布斯会如此有影响力,但他很快就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他在剑桥大学的学习生涯一帆风顺,年仅24岁就成为圣约翰学院的导师。然而,真正使他脱颖而出的是他作为一名传道人的能力。不久之后,他就被任命为讲师。讲师并非牧师,而是被邀请来定期讲道的。他在剑桥的圣三一教堂担任这个角色,你今天仍然可以去那里,这座教堂本身也拥有非凡的历史。几年后,他还被任命为格雷律师学院的传道人,格雷律师学院是伦敦重要的律师学院之一,西布斯在那里向许多后来成为下一代重要的清教徒运动领袖人物讲道。
西布斯在他的布道中经常重复一句话:“基督里的恩典远胜过我们里面的罪。”认识到这一点,他总是在他的讲道中努力赢得听众的心,让人归向基督。他认为这是牧师的特殊职责。不是为了他们献祭,也不是带领他们进行某种外在的宗教仪式,而是像他说的那样:“牧师为基督求爱。他们展示基督的丰富、美丽、荣耀以及一切可爱之处。我们事奉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揭示和阐明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挖掘那矿藏,以便吸引那些属于神、属于基督的人的心。”结果是他的讲道如此动人心弦,以至于那些挣扎的信徒开始称他为“涂了蜂蜜的嘴”、“甘露滴落者”,甚至,听说,顽固的罪人会故意避免去听西布斯的讲道,因为害怕被他感化。
一位听众,汉弗莱·米尔斯,记录了他听西布斯讲道的经历。他的记录是那些听道者的典型反馈。米尔斯这样写道:
“我因罪三年受伤,深感自己的诸多败坏;我追随布道,寻求方法,我坚持履行职责和行为;我想通过自己的善行以进入天堂。那时我对外在的形式非常讲究,我谴责所有留长发或头发不够短(在耳朵以上)的人为堕落者;或者那些戴着大褶领追求时尚、虚荣的人。(这里有趣的是,西布斯本人以戴着巨大的、硬挺的褶领而闻名,那种蕾丝花边的东西。)”然而,米尔斯说,“我心神不宁,良心受责备,我常常痛哭流涕,恳切祷告,但在听到那位甜美的圣徒西布斯医生之前,我没有得到安慰。通过他的方法和事奉,我的灵里获得了平安和喜乐。他那甜蜜、融化心灵的福音布道赢得了我的心,使我大得复兴,因为通过西布斯,我看到我拥有许多,并且在基督里充满信心,我可以轻看世界,我的心现在坚定不移,我的渴望现在是向着天堂的。”
1626年,西布斯被任命为剑桥凯瑟琳学院的院长。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利用自己相当大的影响力,将他信任的年轻清教徒传道人安排到全国各地的教会教职岗位上。他亲自培养了许多关键的年轻牧师,如托马斯·古德温、约翰·科顿、耶利米·巴勒斯、约翰·普雷斯顿、菲利普·奈伊;通过他印刷的布道词,他影响了无数更多的人。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理查德·西布斯不是我读的第一位清教徒作家。我读的第一位清教徒作家是约翰·欧文,但自从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读了西布斯的《受伤的芦苇》,我认为西布斯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并且我认为他是了解清教徒的入门之选。浸信会牧师、19世纪的司布真曾说:“西布斯从不浪费你的时间。他双手撒播珍珠和钻石。”读他的书真的就像坐在阳光下:他进入你的内心,用基督的荣光温暖你,使你归向基督。
那么,让我来介绍一下《受伤的芦苇》,也许是他最著名的作品。现在,针对我们之前探讨的那种内省、道德自恃的文化,西布斯根据马太福音12章20节(这本身也是以赛亚书42章的引文)讲了一系列布道词:“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这一系列布道词被汇编成一本书,题为《受伤的芦苇和将残的灯火》。今天通常简称《受伤的芦苇》;这本书旨在医治破碎的心灵,并且至少在另一位重要的清教徒人物理查德·巴克斯特的归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西布斯所阐述的经文——“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指的是耶稣,而西布斯讲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以基督为中心。西布斯努力将听众的目光从他们自己的内心转向救主,因为他说:“在他里面有超越我们一切罪恶和苦难的怜悯的高深广阔。”
他说:“既然神的爱安息在基督身上,神喜悦他,我们可以推断,神也喜悦我们,只要我们在基督里!”
你看,基督徒的信心并不在于我们信仰的力量或行为的表现。不。它在于,他说,“三位一体所有三个位格的一致同意”,即父爱子并喜悦子,并且当圣灵将我们与子联合时,我们便享有子在父面前那蒙福的地位;不是某种一般的、遥远的、疏远的地位——而是子自己的地位。因为神是三位一体的,基督徒才能拥有确据。然后,西布斯不是简单地将道德重担加在软弱和挣扎的基督徒身上,而是努力向他们展示基督的吸引力,以便他们能够从心里真正爱基督。从那时起,他说,基督徒的首要任务是“在基督的爱和怜悯之火中温暖自己。”只有当基督徒这样做时,他说,他们才会真正开始发自内心地避免犯罪。然后他们才会从心里停止犯罪。如果他们没有真正被引导去爱基督,那么他们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但他们行为上的改变对那根本的心灵问题毫无作用。换句话说,西布斯认为解决罪的方法不是试图无罪地生活。解决罪的方法是神白白恩典的福音,这福音改变人心,使我们渴望基督,并开始不想要罪。正如我们所发现的,当我们睁开眼睛看到基督时,我们爱他,并且越来越厌恶罪,不仅仅是知道它是错的;而是感受到它的错误。
因此,《受伤的芦苇》实际上是一篇清晰的呼唤。这是对所有基督徒的伟大邀请,但对于牧师来说,这尤其是一篇清晰的呼唤,要他们更像基督那样服事,而不是用重担压垮软弱的人,而是将福音的氧气吹向年轻基督徒生命中摇曳的灯芯。
值得注意的是,西布斯在《受伤的芦苇》的结尾提到了路德,他说路德“点燃了全世界都无法扑灭的火焰”。西布斯和像他一样的清教徒努力去宣扬,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基督恩慈的本性和职分;正确地理解这一点是所有服事他和从他那里得安慰的源泉。’”
这就是《受伤的芦苇》,我强烈推荐大家去读一读。但让我再介绍一下西布斯的另一部作品。那是一部短得多的作品。《受伤的芦苇》大约有一百页。另一部短得多的作品是一篇单独的布道词,名为《温柔的心》,你很容易就能找到。这是西布斯根据历代志下34章讲的一篇布道词,经文说神应允了年轻的约西亚王,因为他的心是温柔的。
《温柔的心》这篇布道词深刻地揭示了西布斯的思想。在他的事奉中,西布斯总是力求深入听众行为的表面,处理他们的欲望、倾向、情感、驱动行为的事物以及激励我们的事物。对西布斯来说,这并非次要的问题。他相信,处理内心的问题将保留宗教改革的一项深刻见解。
在罗马天主教中,人们对罪的问题有着相当外在的理解。你做了错事,你需要开始做正确的事。你看,你必须更深入地探究。我们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渴望错误的事物,我们的心必须改变。因此,西布斯在他的布道中一次又一次地提到,有趣的是,无论是天主教神父还是新教牧师,无论他们宣称的神学是什么,他们的行为都好像我们问题的根源仅仅在于我们的行为。我们做了错事,我们需要开始做正确的事。西布斯想要更深入地探究。他知道,那些外在的罪行仅仅是内心欲望的表现;你的行为方式,即使它让你震惊,也仅仅是你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仅仅改变行为而不处理内心的问题,只会滋生虚伪,即用自以为是的伪装来掩盖一颗冰冷恶毒的心。而且,西布斯指出,那些仅仅改变行为而不进行更深层工作的服事总是残酷的。有趣的是,强迫人们违背自己的内心意愿去改变,而不承认在圣灵深刻的工作进入他们内心之前,他们无力改变。他看到我们的心必须转向,邪恶的欲望必须被对基督更强烈的欲望所取代。
好吧,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宣扬基督的爱,以便我们也能爱他。让我读一段他关于约西亚王温柔之心的布道词。西布斯这样说:“仅仅拥有一颗破碎的心是不够的。一个陶罐可能会摔得粉碎,变得毫无用处,你的心也可能因恐惧、对审判的感受而破碎,但仍然不像蜡一样柔软。他说,温柔的心是因理解基督的温柔和爱而产生的。一颗柔软的心是被基督的血变得柔软的。”
他在这里提到了一个神话般的金属,名叫金刚石,这种金属除非浸在血中,否则无法融化;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神话概念。他说:“许多人说金刚石不能被火融化,只能被血融化。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确信,除了基督的血,我们蒙福救主的受难,没有什么能融化人心中的坚硬。当一个人想到神差遣他的儿子所表现出的爱,他所成就的伟大事迹,他献上基督来满足他的公义,将我们从地狱、撒旦和死亡中释放出来,想到这一切,并确信我们与这一切有份,这就会融化人心,使它变得温柔。”你看,他说,罪在于内心的冷漠或炽热。它可能如此坚硬,甚至感觉不到罪的重量,它可能尽职尽责,但不喜悦神。但福音的工作是温暖我们的心,使我们对神变得温柔。因此他说:“正如当东西冰冷时,我们把它拿到火边加热融化一样,我们也把我们冰冷的心带到基督爱的火焰旁。想想我们对基督所犯的罪,以及基督对我们的爱,并默想这一切。想想基督向我们显现了多么伟大的爱;我们是多么不配,这将使我们的心融化,像蜡一样在圣子面前变得柔软。如果你想拥有一颗温柔融化的心,就永远沐浴在福音的阳光下。”
这表达方式不是很精彩吗?他用词生动形象。现在,有几点观察。西布斯在这里不是抓住了发自内心的圣洁的温暖和喜乐吗?不仅仅是外在的尽职尽责,而是对神的喜悦,对他的快乐。但他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成圣,我们在圣洁中成长,正如我们最初得救一样;我们最初是因信基督而得救,我们也同样通过转向基督而在圣洁中成长。圣灵的工作是通过向我启示基督,圣灵开启我的眼睛,让我看到基督是什么样的,从而赢得我的心,使我真诚地爱神,只有通过这种爱,我的心才能变得对神温柔。因此,西布斯相信哥林多后书3章18节是成圣的秘诀。哥林多后书3章18节,保罗在那里谈到摩西在西奈山上与主交谈,在主的面前,他的脸开始焕发出主的荣光。西布斯说,保罗所说的就是这个,当我们注视主时,我们就从荣耀到荣耀地变成他的形象。他说,“仅仅注视基督就是一种改变生命的景象。”如果我们用信心的眼睛注视他,我们就会从荣耀到荣耀地被改变。我们怎能看见基督而不看见神是多么憎恨罪?这将改变我们,使我们像神一样憎恨罪,神如此憎恨罪,以至于只有基督的血才能赎罪。
西布斯曾对下一代的一位伟大的传道人说:“年轻人,如果你想行善,你必须传讲福音和基督耶稣里神白白的恩典。”西布斯发自内心深处地相信这一点,因为他看到基督耶稣里神白白的恩典是罪人的心首先转向神的途径,而同样的信息也是我们继续增长对神之爱的途径。
我认为我怎么强调西布斯的信息对今天的意义都不为过。真正的宗教改革始于内心对基督的爱,而这种爱只有在基督耶稣里神白白的恩典被宣扬时才会产生。谢谢大家。

感谢赞赏(微信wechat)
翻译不易,您的支持将让我们能为您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内容。愿祂纪念您的爱心和摆上。如果您想更多学习话语,欢迎发邮件给我们:revival@shepsoul.com.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