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系列灵修文章04
原作者:叶光明
04 全心信靠上帝
上帝本身既是信心的开始,也是信心的结束。他的信实是我们信心的唯一基础;我们对他的信心再现了他对我们的信实。在整个圣经中,上帝可能没有一个属性比他的信实更被强调。在旧约中,有一个专门用于这个属性的希伯来语词:hesed。在圣经的英文版中,这个词被翻译成“善良”、“仁慈”、“慈爱”、“怜悯”等等。然而,这些翻译都没有完全表达它的含义。
上帝的 hesed 或信实有两个显著特征。首先,它是上帝自由、不配得的恩典的表达。它超越了人类应得或要求的一切权利。其次,它总是基于上帝自愿订立的契约。我们可以将这两个特征结合起来,说 hesed 是上帝在履行他的契约承诺时的信实和慈爱,这超越了我们应得或要求的一切。上帝绝不会做两件事:违背他的约定或违背他的诺言。
圣灵赋予我们上帝的信实,将在我们身上重现同样的特征。它将使我们成为始终正直诚实的人。不信守诺言和应许的基督徒尚未结出可信的果实。
“你必须面对现实:这个世界的最后时代将是一个充满麻烦的时代。人们除了金钱和自我之外什么都不爱;他们会傲慢、自吹自擂、辱骂;不尊重父母,不感恩,不虔诚,没有自然的感情;他们的仇恨将无法平息,他们散布谣言,放纵而凶猛,与一切善良格格不入,是叛徒、冒险家,自负得意。他们会把快乐置于上帝之上,他们会保留宗教的外在形式,但始终否认宗教的现实。远离这样的人。” (提摩太后书 3:1-5)
当世界陷入更深的黑暗时,上帝的子民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地在团契之光中行走。因此,让我们将信实的果实培育到完全成熟。
在罗马书 1:16 中,保罗陈述了经历上帝救赎大能的一个基本要求: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 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
在上帝为人类提供包罗万象的救赎时,他提出了一个永远不变的简单要求。那就是信心。
在第十七节中,保罗继续解释如何才能知道救赎的真理:
“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活着”不仅仅意味着拥有正常的物质生活。我们知道,即使是恶人和不敬虔的人也有这样的生活。但圣经揭示了另一种生活——义的生活——它的源泉只有上帝。任何人获得这种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信耶稣基督。通过对基督的信仰,我们获得了这种新的生活,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日复一日地将其付诸实践。
我们该如何做到这一点?答案很简单:凭着信心。我们随时所做的一切都包括在生活中:吃饭、喝水、睡觉、工作以及生活中无数的其他活动。通过信心,这些普通活动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成为表达我们内在所接受的上帝生命的一种方式。我们常常倾向于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行为没有属灵意义,也没有为我们的信仰提供应用的空间。但圣经实际上教导的是相反的。
保罗告诉我们,我们“属灵的敬拜”包括将我们的身体献给神。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马书12:1)
换句话说,“属灵”就是非常务实和脚踏实地。这从我们对待身体的方式开始。从这个出发点开始,保罗继续处理与基督徒生活相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在第十四章中,他处理了食物的问题。他写了两种类型的信徒:
“有人有信,什么都吃;但软弱的,只吃蔬菜”(罗马书14:2)。
保罗并没有通过说吃蔬菜绝对正确,吃肉绝对错误,或反之亦然来解决这个问题。相反,他说,我们凭着信心能做的都是对的,我们不能凭着信心做的都是错的。
在罗马书 1:17 中,他用积极的方式表达了这一点:“义人必因信得生。”在罗马书 14:23 中,他用消极的方式表达了同样的原则:“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结论是一样的:信心是义生活的唯一基础。那么,让我们接受将我们的信心应用于饮食的挑战吧。我们必须“凭信心吃饭”。(另见哥林多前书 10:31)。我们如何以实际的方式应用它?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依靠上帝来获得食物。我们把它当作他的礼物。其次,作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我们感谢上帝赐予我们的食物。感谢上帝赐予我们的食物又产生了第三个结果:它使我们的食物圣化:
“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为圣洁了。” (提摩太前书 4:4-5)
第四,“凭着信心进食”的含义超越了晚餐餐桌。我们的食物是我们自然力量的来源,而上帝是我们食物的来源。因此,我们的力量本身就是上帝的恩赐。我们不能随意以自私或罪恶的方式使用它,但我们有义务将其奉献给上帝并荣耀上帝。通过信心,即使是我们每天的饭菜也具有圣礼的性质,我们为上帝的荣耀而参与其中。
耶稣为信心之行树立了榜样,我们受邀效仿。起初你可能会想说:“但那是耶稣!我不能期望像他一样!”然而,耶稣自己却告诉我们并非如此。在约翰福音 14:12 中,他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
同样,使徒约翰亲眼目睹了耶稣所做的一切,他说:
“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约翰一书 2:6)。
如果你仍然犹豫不决是否接受这个挑战,那可能是因为你不了解上帝恩典的范围。在哥林多后书 9:8 中,关键词是恩典:“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我们供给的基础不是我们自己的智慧或能力,而是上帝的恩典。
“恩典只有一个渠道——耶稣基督。恩典不是通过遵守任何法律或宗教规则体系而获得的,而是通过基督而获得,正如约翰福音 1:17 所述:
“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在以弗所书 2:8-9 中,我们看到我们的信仰也是恩典: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恩典超越了我们仅凭自己的能力所能实现或赚取的一切。因此,我们能够获得恩典的唯一方式就是信心。只要我们只局限于我们应得的或我们能赚到的,我们就没有运用信心,因此我们就没有充分享受上帝的恩典。
上帝为他的子民提供的供给是集体性的。他不只是把我们当作孤立的个体,而是当作一个身体的成员,通过相互承诺的牢固纽带彼此联系在一起。
保罗在以弗所书中写道:
“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以弗所书 4:16)
保罗在这里强调了关节的重要性。关节代表着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些关节状况良好,上帝的供应就能到达身体的每个部位,没有一个部位会缺少。但如果关节不能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如果各个部位没有正确地相互联系——那么基督身体的某些部位就会缺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是因为上帝的供应不足,而只是因为我们错误的态度和关系阻碍了他的供应到达一些需要的人。
当上帝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祂让吗哪每晚降下。第二天早上,人们必须出去收集,以免太阳把吗哪融化。每个人都需要一俄梅珥,大约两夸脱。结果,有些以色列人收集了多于一俄梅珥,有些则少一些。然后他们彼此分享,发现每个人都刚好够用——恰好一俄梅珥!(见出埃及记 16:14-18。)然而,如果他们不愿意以这种方式分享,有些人就不够了。显然,上帝本可以安排每个人收集自己所需的数量。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想教导他的子民对彼此的责任。(另见哥林多后书 8:13-15)。
我们这个时代的世界需要类似的示范。人们需要看到一群基督徒通过对基督的信仰与上帝紧密相连,通过相互承诺与彼此紧密相连,以至于他们的所有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如果有人问你需要做什么才能取悦上帝,你会说什么?我想我们中很少有人会给出希伯来书中的答案: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希伯来书 11:6)
更多的时候,人们试图以信心以外的其他方式取悦上帝:通过道德、善行、教会成员、慈善捐款、祈祷或其他宗教活动。但是没有信心,这些都不会被上帝接受。没有信心,我们就不能取悦上帝。
我们需要相信两件事。首先,我们必须相信上帝存在。大多数人相信他存在,但仅凭这一点还不够。我们还必须相信上帝是“寻求他的人的赏赐”。这超越了上帝存在的事实,涉及到他的本性。我们必须相信上帝本质的善良——他的忠诚和可靠。以这种方式相信上帝使我们超越了单纯的教义或神学。它建立了上帝与信徒之间的直接、个人关系。
信心的最终对象就是上帝本身。我们确实相信上帝的话语,但我们这样做是因为他的话语是他自己的延伸。我们对他的话语的信心建立在我们对他这个人的信心上。如果我们不再相信上帝,我们最终也会不再相信他的话语。他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与他建立一种直接、亲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感谢赞赏(微信wechat)
翻译不易,您的支持将让我们能为您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内容。愿祂纪念您的爱心和摆上。如果您想更多学习话语,欢迎发邮件给我们:revival@shepsoul.com.
《“信心系列灵修文章04”》 有 1 条评论
-
[…] 下一篇:04 全心信靠上帝 […]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